梅毒早期症状通常包括硬下疳、淋巴结肿大以及梅毒性皮疹等。这些表现因感染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临床检查进行判断。
1、硬下疳
作为一期梅毒典型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2-4周。特征为单个无痛性溃疡,边缘整齐且基底洁净,多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如阴茎、阴唇或宫颈,少数可见于口腔或直肠。该皮损具有自限性,约3-8周可自行消退,但此时梅毒螺旋体已通过血液扩散。
2、淋巴结肿大
在硬下疳出现后1-2周,邻近淋巴结会出现无痛性肿大。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表现为质地坚硬、可活动的肿块,无化脓破溃倾向。这种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梅毒螺旋体入侵的局部防御反应。
3、梅毒性皮疹
见于二期梅毒阶段,多在感染后6-8周出现。皮疹形态多样,包括玫瑰疹、斑丘疹或脓疱疹,特征性表现为铜红色斑块且掌跖部位多见。常伴有低热、咽痛等全身症状,皮疹表面含有大量螺旋体,具有较强传染性。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至皮肤性病科就诊,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等明确诊断。早期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可完全治愈,延误诊治可能导致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及生活用品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