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是胃窦黏膜的慢性炎症,属于浅表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胃窦部位的黏膜充血、水肿。该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隐痛、腹胀等。
1.疾病概述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病变局限于胃窦黏膜层,未累及深层腺体。胃窦是胃的远端部分,此区域黏膜较薄且易受刺激。胃镜下可见黏膜红斑、糜烂或散在出血点,但无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等改变,属于相对较轻的胃炎类型。
2.常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约60%-80%患者存在该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此外,长期饮酒、喜食辛辣或过烫食物、三餐不规律等饮食习惯也是重要诱因。
3.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隐痛或灼痛,可能伴有早饱感、嗳气、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不良表现,症状常在空腹时加重,进食后有所缓解。
4.治疗方式
根除幽门螺杆菌常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枸橼酸铋钾。对症治疗可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马来酸曲美布汀调节胃肠动力。患者需避免刺激性饮食,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
若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或体重减轻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胃镜复查。日常应注意细嚼慢咽,减少浓茶、咖啡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