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昏花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导致眼睛无法快速对焦。这种生理性调节功能减退常表现为看近物模糊、视疲劳,尤其在光线不足时更明显。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佩戴老花镜改善视力。
2、白内障
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会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出现视物模糊、颜色辨识度下降等症状。早期可使用吡诺克辛滴眼液延缓进展,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若合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
3、青光眼
病理性眼压升高会损害视神经,早期表现为周边视野缺损,后期可出现中心视力下降。急性发作时需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等降眼压药物,必要时进行小梁切除术。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变化至关重要。
4、黄斑变性
视网膜黄斑区退行性病变会导致中心视力丧失,出现视物变形、阅读困难等症状。湿性黄斑变性可通过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干性病变可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抗氧化剂。避免强光刺激并戒烟有助于延缓进展。
建议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时,及时到眼科进行视力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日常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压、血糖等全身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眼科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