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疾病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组织的一类疾病,常见类型包括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疱疹性口炎以及口腔念珠菌病等。这些疾病的病因和表现各异,需针对性处理。
1、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这是最常见的口腔溃疡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周围有红晕。病因可能与免疫异常、精神压力或营养缺乏有关,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7-14天自愈。
2、口腔白斑
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长期吸烟、酗酒或佩戴不良修复体可能诱发,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3、口腔扁平苔藓
特征为双颊黏膜出现白色网状或树枝状条纹,可能伴随糜烂和疼痛。病因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重时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疱疹性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成簇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的溃疡,常伴随发热和淋巴结肿大。急性期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含漱液。
5、口腔念珠菌病
真菌感染导致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膜,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局部应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含漱可改善症状。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减少黏膜刺激。出现持续不愈的溃疡、异常白斑或糜烂性病变时,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腐蚀性药物。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病变时,更需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