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使用通常需遵循用药指征明确、遵医嘱规范使用、足量足疗程、避免滥用以及注意不良反应等原则。正确应用抗生素可提高疗效,减少耐药风险。
1、用药指征明确
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使用前需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例如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才需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冒无需使用。
2、遵医嘱规范使用
需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频次用药。擅自减量可能无法彻底杀灭细菌,过量则可能增加肝肾负担。不同抗生素抗菌谱不同,不可自行更换药物种类。
3、足量足疗程
治疗周期通常需要5-7天,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提前停药。过早停药易导致细菌复活,可能引发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菌株。结核病等特殊感染疗程可达数月。
4、避免滥用
非必要情况下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普通手术切口清洁度良好时无需使用。畜牧养殖中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基因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
5、注意不良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伪膜性肠炎等并发症。
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密切观察疗效及身体反应,定期复查感染指标。若出现严重腹泻、皮肤瘀斑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切勿将剩余抗生素留存或转赠他人使用,不同感染类型需重新评估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