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药物可用于抗骨质疏松治疗?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通常包括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特立帕肽、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维生素D类药物等,需遵医嘱使用。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改善骨密度和骨骼健康。

1、双膦酸盐类

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属于此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临床常用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及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或下颌骨坏死等副作用,需空腹服用并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以上。

2、地舒单抗

作为单克隆抗体类药物,通过阻断RANKL蛋白抑制破骨细胞生成,适用于骨折高风险患者。通常每6个月皮下注射一次,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钙水平,治疗期间需配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防止低钙血症。

3、特立帕肽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可直接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形成,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或既往骨折史患者。需每日皮下注射,疗程不超过24个月。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钙水平,禁用于骨肉瘤风险人群。

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骨折风险及基础疾病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1000-1200mg钙摄入及800-1000IU维生素D补充,配合抗阻力运动改善骨骼强度。定期复查骨代谢指标和肝肾功能,出现发热、骨痛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