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橘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橘核作为一味中药材,通常具有理气散结、行气止痛、散结消肿、疏肝解郁以及改善气滞血瘀等功效与作用,多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其药性温和,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使用。

1、理气散结

橘核味苦性平,归肝经,能疏通肝经气滞,常用于缓解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等气滞痰凝引起的结节类疾病。其有效成分可调节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病理产物的消散。

2、行气止痛

针对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疝气疼痛或痛经,橘核可通过疏理肝气缓解疼痛。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具有镇痛作用,常与川楝子、延胡索等配伍使用。

3、散结消肿

对于睾丸肿痛、乳痈初起等体表局部肿胀病症,橘核能通过行气活血达到消肿目的。使用时多配合夏枯草、浙贝母等清热散结药物,增强消散效果。

4、疏肝解郁

橘核入肝经,能调节肝气郁结引起的情绪抑郁、胸闷不适。临床常与柴胡、香附等疏肝药配伍,改善因情志不畅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和情绪波动。

5、改善气滞血瘀

橘核通过行气作用间接促进血液运行,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的月经不调、经血暗紫有块等症。常与当归、川芎等活血药物协同使用,但需注意出血倾向者慎用。

使用橘核前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自行用药。孕妇、月经过多者慎用,防止活血作用引发不良反应。入药时多采用炒制后的炮制品以增强疗效,日常储存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