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经期后褐色分泌物怎么回事?

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经期后出现褐色分泌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原因

经期结束后少量子宫内膜脱落或残留血液氧化可能导致褐色分泌物,通常持续1-3天即可自然消失。排卵期部分女性因激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经阴道排出后氧化也可能呈现褐色,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月经结束后7-10天。

2、妇科炎症

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宫颈或子宫内膜充血糜烂,引发接触性出血。炎症引起的分泌物常伴有异味、外阴瘙痒或下腹坠胀感,需通过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检测确诊,一般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妇科千金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治疗。

3、内分泌失调

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引起激素水平异常,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这种情况可能伴随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等症状,通常需要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调节。

4、子宫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可能导致宫腔形态改变,引发异常出血。这类疾病引起的褐色分泌物常伴有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需通过B超或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进行宫腔镜电切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40岁以上女性可增加肿瘤标志物筛查。若褐色分泌物持续超过7天,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到妇科就诊进行阴道镜检查或病理活检。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