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结核性腹膜炎?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慢性炎症,通常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病灶。其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需综合评估,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1、病因

结核性腹膜炎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病原体可通过血行播散、直接蔓延或淋巴道扩散侵犯腹膜。常见于肺结核未规范治疗的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

2、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腹部隐痛、腹胀、低热、盗汗及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水导致的腹部膨隆,触诊时有揉面感。伴随肠粘连时可出现肠梗阻表现如呕吐、便秘。

3、诊断

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可显示腹膜增厚或腹腔积液;腹水化验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腺苷脱氨酶升高;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确诊。

4、治疗

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通常为6-9个月。出现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并发症时需外科手术干预,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5、预防

控制结核病传播是关键,肺结核患者应规范治疗直至痊愈。高危人群可接种卡介苗,日常注意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与活动性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若出现不明原因腹痛、长期发热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同时需加强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