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肿瘤早期症状通常较隐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以及贫血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1、便血
肿瘤表面破溃或侵犯血管时,血液可混入粪便中,表现为暗红色血便或柏油样黑便,常与痔疮出血混淆。若出血量较少,肉眼可能无法察觉,需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发现。
2、腹痛
早期多为腹部隐痛或胀痛,常见于右下腹或左下腹,与肿瘤刺激肠管或局部肠腔狭窄有关。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排便后部分患者可暂时缓解。
3、排便习惯改变
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或呈扁条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感,即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无法排净。
4、体重下降
肿瘤消耗体内营养或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导致3-6个月内体重减轻5%以上,常伴有食欲减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5、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活动后心悸等,血液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尤其45岁以上或有肠癌家族史者,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获得较好预后,日常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