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脚后跟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外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诱因和伴随症状判断。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结缔组织,长时间行走、跑步或穿不合适的鞋子可能导致筋膜劳损。典型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行走时脚跟刺痛,活动后减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足底筋膜拉伸锻炼。

2、跟腱炎

跟腱是人体最粗壮的肌腱,频繁跳跃、突然增加运动量可能引发炎症。疼痛位于脚跟后上方,按压跟腱时有明显压痛,严重时伴随局部肿胀。急性期需制动休息,采用冰敷处理,可联合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冲击波治疗。

3、跟骨骨刺

长期足部应力异常刺激跟骨骨膜,可能形成骨质增生。X线检查可见跟骨下缘骨性突起,行走时足底有硌痛感。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使用定制足弓垫分散压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口服依托考昔片,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

4、外伤

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跟骨骨裂或软组织挫伤。受伤后立即出现剧烈疼痛、淤血肿胀,严重时影响站立。需通过X线或CT排除骨折,急性期需制动并抬高患肢,48小时内冰敷,后期可外用活血止痛膏促进恢复。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负重行走,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肥胖者建议减轻体重以降低足部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伴随红肿热痛或活动受限,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排除应力性骨折、跟骨脂肪垫炎等疾病。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用超剂量止痛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