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溶解术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过敏反应、神经损伤、术后疼痛加重、椎间盘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该技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评估适应证后实施,以降低相关风险。
1.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胶原酶或术中使用的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疹、瘙痒,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需立即进行抗过敏治疗。
2.神经损伤
若穿刺针定位不准确,可能误伤神经根或脊髓,导致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神经功能障碍,通常需通过营养神经药物或康复治疗干预。
3.术后疼痛加重
约30%患者因酶解产物刺激椎间盘周围组织,术后1-2周内出现腰部或下肢放射性疼痛加剧,多数可通过卧床休息及非甾体抗炎药缓解。
4.椎间盘感染
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多因无菌操作不规范引起,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腰痛,需联合静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病灶清除术。
5.其他并发症
包括穿刺部位血肿、血管损伤导致出血等,与操作者技术熟练度密切相关,通常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或血管介入处理即可控制。
该手术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建议选择具备影像引导设备和丰富经验的医疗团队进行操作。术后需密切观察72小时,出现持续性疼痛、发热或神经症状加重时,应立即进行MRI检查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严格遵循术后康复指导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