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和猴子姜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姜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具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等功效,猴子姜即骨碎补,作为中药材具有强筋健骨、活血止痛等功效。两者在中医理论中的功效作用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1、发散风寒
姜性温味辛,能促进体表血液循环,驱散寒邪,改善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头痛等症状。其挥发油成分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体表散热。
2、温中止呕
姜中的姜辣素能兴奋消化道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平滑肌痉挛,对胃寒引起的恶心呕吐、脘腹冷痛具有缓解作用,适用于妊娠呕吐或晕动症。
3、温肺止咳
姜可通过促进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缓解寒痰咳嗽。其含有的6-姜酚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
4、强筋健骨
骨碎补含有黄酮类及三萜类成分,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改善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常用于跌打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5、活血止痛
骨碎补中的橙皮苷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缓解风湿痹痛及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症状。
使用姜或骨碎补前需辨证施治,风寒表证及脾胃虚寒者可适量使用姜,骨伤科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骨碎补。两者均不宜过量长期使用,阴虚火旺体质者慎用,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