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通常可以通过休息制动、热敷与冷敷、适当按摩、中药外敷以及功能锻炼等方法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这些方法不能替代正规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休息制动
减少患处活动是缓解炎症的基础措施。日常应避免重复性抓握动作,必要时可使用护具固定关节,防止肌腱过度摩擦鞘膜。急性期建议完全休息2-3周,期间可配合其他物理疗法。
2、热敷与冷敷
急性发作期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能有效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慢性期或恢复期改用热毛巾敷贴,温度控制在40-45℃,每日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需注意避免烫伤。
3、适当按摩
沿前臂向指尖方向轻柔推按,重点松解掌指关节处的压痛点。采用拇指指腹点按阳溪穴、合谷穴等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避免暴力揉搓加重水肿。
4、中药外敷
将活血止痛类中药研磨成粉,用黄酒调敷于患处,常用药材包括透骨草、伸筋草、红花等。外敷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状况。
5、功能锻炼
炎症缓解后可行手指伸展运动,五指用力张开保持5秒,重复10次/组。腕关节进行360度缓慢旋转,配合抗阻弹力带训练,每日2-3次增强肌腱柔韧性,注意锻炼强度需循序渐进。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用手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工具。长时间操作鼠标或手机时,建议每隔1小时活动手腕关节。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弹响或活动受限,需及时至骨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封闭治疗或手术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