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引起间隙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间隙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的原因包括口腔感染、皮肤损伤、术后感染、免疫力低下以及邻近组织感染扩散等。具体病因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口腔感染

龋齿、牙周炎或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可能导致细菌扩散至颌面部间隙,引发感染。患者常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切开引流。

2、皮肤损伤

面部或颈部的擦伤、刺伤等开放性伤口若未妥善处理,可能成为细菌侵入的通道。建议及时用碘伏消毒,若出现红肿化脓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

3、术后感染

拔牙术、颌骨手术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若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到位,可能继发间隙感染。术后需加强口腔护理,出现感染征象时可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青霉素V钾片、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HIV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更易发生严重间隙感染。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5、邻近组织感染扩散

扁桃体周围脓肿、腮腺炎、颌骨骨髓炎等感染可能蔓延至邻近间隙。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灶,可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多西环素片、克拉霉素缓释片等药物。

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或颈部肿胀进行性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挤压面部疖肿,外伤后及时消毒处理。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