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查结果通常根据其形态、回声、边缘等特征划分为不同等级,一般分为1级至5级或6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恶性风险和处理建议,具体需由医生综合判断。
1、1级(正常甲状腺):超声检查未发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组织均匀,无异常回声或占位性病变。此时无需特殊处理,定期体检即可。
2、2级(良性结节):结节多为囊性,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钙化或血流信号。常见于甲状腺囊肿或腺瘤样结节,恶性风险低于2%。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观察变化。
3、3级(可能良性结节):结节以实性为主,形态较规则,边缘清晰,可能伴有粗大钙化。此类结节恶性概率约2-5%,需缩短随访周期至3-6个月,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4、4级(可疑恶性结节):分为4a、4b、4c三个亚类。4a级结节呈低回声,边缘欠规则,恶性风险5-10%;4b级可见微钙化或纵横比>1,风险10-50%;4c级具有多个恶性特征,风险50-85%。此等级需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明确诊断。
5、5级(高度恶性可能):结节具备典型恶性特征,如显著低回声、边缘模糊、微钙化、纵横比>1及异常血流信号,恶性风险超过85%。需尽快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6、6级(确诊恶性):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甲状腺癌,需根据癌症类型和分期制定手术、放射性碘治疗或药物干预方案。
甲状腺结节的具体分级需结合超声报告和临床表现,患者发现结节后应避免焦虑,及时携带完整检查资料至内分泌科或甲状腺专科就诊,由医生评估后续随访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