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通常会导致尿频,尤其在孕早期和孕晚期较为常见。随着胎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可能对膀胱产生压迫,同时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功能。
怀孕期间尿频主要与子宫增大有关。随着孕周增加,子宫体积逐渐扩大,在盆腔内占据更多空间,直接压迫位于子宫前方的膀胱,导致膀胱储尿容量减少,从而出现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孕12周后子宫升入腹腔时会有所缓解,但在孕晚期胎头入盆后会再次加重。
激素水平变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怀孕后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会松弛输尿管和膀胱的平滑肌,导致尿液排出速度减慢,容易产生尿意。同时,孕期血容量增加使肾脏血流量提升约30%-50%,肾小球滤过率相应提高,尿量生成自然增多。
需警惕的是尿频伴随其他症状时可能提示异常。若排尿时出现灼热感、尿急尿痛,或伴有发热、腰背部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尿路感染可能。孕期由于输尿管扩张和尿液滞留,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较非孕期增加。
建议孕妇白天适量饮水,避免睡前大量摄入液体。出现排尿不适时应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期安全抗生素。日常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但无需刻意减少正常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