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近视一般不会直接遗传,但若发展为高度近视可能具有一定遗传风险。近视的成因复杂,主要与后天用眼习惯及遗传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后天近视多由长期近距离用眼、照明不足或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等环境因素导致。这类近视属于单纯性近视,通常不涉及遗传物质改变,因此不会直接遗传给后代。但若后天近视发展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可能伴随巩膜变薄、视网膜病变等器质性改变,此时遗传因素占比可能上升至50%以上,尤其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时,子女患病概率会显著增高。
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建议从儿童期开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日常需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次,阅读时保持33厘米以上的用眼距离。若出现视物模糊、眼轴异常增长等情况,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角膜塑形镜验配或低浓度阿托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