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污染物以及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染。当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手部或物品时,健康人群接触后可能被感染,日常需加强防护措施。
1、接触传播
红眼病患者用手揉眼后,病原体可附着在皮肤表面。若与患者握手或触摸其面部后未及时清洁双手,再触碰自身眼周黏膜时,病毒或细菌可通过眼结膜侵入,造成感染。患者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肢体接触。
2、间接接触污染物
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枕头、眼药水瓶等物品沾染病原体后,健康人群接触这些污染物再触碰眼部时易被传染。特别是托幼机构中儿童共玩的玩具,若未及时消毒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建议患者单独使用生活用品并定期煮沸消毒。
3、飞沫传播
急性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能直接溅入他人眼部。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医院候诊区等密闭空间,这种传播风险显著增加。易感人群出入此类场所时可佩戴防护眼镜。
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并进行病原学检查。患病期间需严格做好手部清洁,使用医用抗菌洗手液揉搓至少20秒。家庭成员应避免混用洗浴用品,患者接触过的门把手、遥控器等高频接触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