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操作是一种通过肛门向直肠或结肠灌注液体以清洁肠道或给药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损伤肠道黏膜。家庭操作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执行,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进行灌肠前需准备灌肠袋、导管、润滑剂、生理盐水或医嘱指定的灌肠液,并确保液体温度控制在35-38℃。患者需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以充分暴露肛门。插入导管前需用石蜡油润滑管端,动作轻柔地旋转插入肛门约10-15厘米,儿童患者需根据年龄减少插入深度至5-10厘米。灌注过程中需调整液体袋高度,使液面距肛门40-60厘米,通过重力作用缓慢注入,成年患者每次灌注量不超过1000毫升。
操作后需让患者保持体位5-10分钟以促进液体留存,随后协助其排便。若出现剧烈腹痛、肛门出血或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糖尿病患者、肠梗阻患者及妊娠晚期妇女禁用灌肠,肠道手术后的患者需经主治医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