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通常需优先考虑对血脂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兼顾血压控制效果。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类型,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方案。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降低血压,且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常用药物包括贝那普利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福辛普利钠片等,尤其适用于合并糖尿病或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研究显示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延缓作用。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作用,具有与ACEI相似的代谢中性特点。常用药物如氯沙坦钾片、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等,对于不能耐受ACEI引起咳嗽反应的患者可作为替代选择。部分研究提示这类药物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
3、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尤其适用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常用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此类药物对血脂代谢无负面影响,与降脂药物联用时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对于合并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脂代谢的降压药物,如大剂量氢氯噻嗪等噻嗪类利尿剂。治疗过程中建议每3个月监测血脂四项指标,在医师指导下可联合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以协同改善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