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通常需要关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这些项目能综合反映肝脏健康状态。
1、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如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该酶会大量释放入血,导致检测值升高。其敏感度较高,是早期发现肝损害的常用指标。
2、谷草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脏和心肌细胞,数值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严重损伤,如肝硬化或肝癌。临床常通过计算AST/ALT比值,辅助判断肝损伤程度及病因。
3、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指标升高可能反映胆汁排泄障碍或红细胞破坏增多。黄疸患者常出现该值异常,需结合其他指标鉴别肝性、溶血性或梗阻性黄疸。
4、白蛋白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数值降低提示肝功能储备下降,常见于慢性肝病或肝硬化晚期。其半衰期约20天,不能反映急性肝损伤,但能评估长期营养状况和肝脏合成能力。
5、凝血酶原时间
该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延长说明肝功能严重受损。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肝衰竭时,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出血倾向,需及时干预。
肝功能检查前应保持8小时空腹状态,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若发现指标异常,建议及时至肝病专科就诊,结合腹部超声、病毒学检测等进一步明确病因,切勿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