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适应证通常包括不可切除的肝癌、术前辅助治疗以及肝癌复发或转移等情况,禁忌证主要涉及肝功能严重不全、门静脉主干阻塞以及全身情况差等。具体适应证和禁忌证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评估。
1、不可切除的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常用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该治疗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药物,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对于肿瘤体积较大或多发的患者,这一方法可有效缩小病灶,延长生存期。
2、术前辅助治疗
部分肝癌患者因肿瘤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需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缩小肿瘤后再行手术切除。术前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风险,并提高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此外,该治疗还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3、肝癌复发或转移
对于术后复发的肝癌或存在肝内转移灶的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精准作用于病灶区域,控制病情进展。该方法对正常肝组织损伤较小,尤其适用于剩余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
4、肝功能Child-PughC级
若患者存在严重肝功能不全,如Child-Pugh评分达到C级,则不宜进行该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无法耐受栓塞后缺血及化疗药物毒性,可能引发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5、门静脉主干阻塞
当门静脉主干被肿瘤或血栓完全阻塞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能加重肝脏缺血,导致急性肝坏死。此类患者需优先处理门静脉血流问题,再评估后续治疗方案。
6、全身情况差
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全身感染的患者,手术风险显著增加。例如,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或存在活动性出血倾向时,栓塞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
患者需在肝胆外科或介入科医生的全面评估下选择治疗方案。术后应密切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并配合影像学复查以评估疗效。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