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手术取栓以及一般支持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
1、抗凝治疗
抗凝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阻止血栓进一步扩大,通常需要持续用药3-6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
2、溶栓治疗
对于伴有休克或右心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需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尿激酶注射液等溶栓药物。这类药物能快速溶解肺动脉主干的血栓,但可能引发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禁用于近期接受过外科手术或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
3、介入治疗
经导管肺动脉碎栓术适用于溶栓禁忌或失败的中高危患者。通过股静脉置入导管,采用机械破碎或抽吸方式清除血栓,术后需联合抗凝治疗。该微创方式较传统手术恢复更快,但对医疗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4、手术取栓
当出现持续性休克且其他治疗无效时,需紧急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开胸手术可直接清除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血栓,术后存活率约70%。由于手术风险极高,需由经验丰富的心胸外科团队实施。
5、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对出现右心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疼痛剧烈时可使用盐酸吗啡注射液镇痛,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肺栓塞属于急危重症,发病后90分钟内死亡率达10%。若出现突发性胸痛伴晕厥、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心血管内科或急诊科。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D-二聚体、心脏彩超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