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炎性结节通常指由感染、炎症、结核等因素引发的肺部局灶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小于3厘米的类圆形阴影。其形成可能与病原体侵袭、免疫反应或组织修复过程相关,需结合临床进一步鉴别性质。
感染是炎性结节的常见原因,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入侵肺部后,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可形成结节。患者常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头孢克肟片、氟康唑胶囊等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若为支原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
炎症性疾病如肺炎未完全吸收时,残留的炎性肉芽肿可能表现为结节。此类结节多无特异性症状,一般通过随访观察其变化,必要时可短期应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促进吸收。长期存在的结节需警惕机化性肺炎等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形成的结核性肉芽肿是炎性结节的典型表现,多伴随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不少于6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日常需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等呼吸道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发现结节增长过快、边缘毛刺或伴有咯血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增强CT或穿刺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可能。所有肺部结节患者均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