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环后可能出现月经异常、腹痛、白带增多、节育器异常以及感染等副作用。由于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建议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处理。
1、月经异常
放置宫内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导致部分女性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放置后3-6个月内,随着身体逐渐适应可能会有所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调节月经。
2、腹痛
子宫对异物产生排斥反应时会引起宫缩痛,表现为下腹坠胀或痉挛性疼痛,通常持续2-3天。疼痛剧烈或持续超过1周者需就医排除节育器嵌顿、穿孔等异常情况,必要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3、白带增多
节育器的尾丝刺激宫颈管腺体分泌,可能导致阴道分泌物量增加但无异味。若伴随分泌物颜色改变(黄绿色)、外阴瘙痒或灼热感,可能提示合并感染,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并使用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药物治疗。
4、节育器异常
约3%-5%女性可能出现节育器下移、脱落或嵌顿,表现为腰骶部酸痛、非经期出血或避孕失败。建议放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检查,确诊移位需重新放置或更换避孕方式。
5、感染风险
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术后过早同房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出现发热、下腹压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急性感染期需立即取出节育器,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放置节育器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术后2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月经情况,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异常出血量超过平时2倍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不同材质的节育器副作用发生率存在差异,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