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能是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其他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房颤主要表现为心房不规则颤动,可能引发心悸、气短等症状。
1、高血压
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心房结构改变和电活动异常,增加房颤风险。患者可能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2、冠心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诱发房颤。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治疗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3、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等结构异常会改变心房血流动力学,易引发房颤。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下肢水肿等表现。需根据病情选择心脏瓣膜修复术或置换术,术后配合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引起心率增快和心肌代谢异常,导致房颤。常伴有多汗、消瘦等症状。可应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普萘洛尔片等药物调节甲状腺功能。
5、其他原因
酗酒、电解质紊乱、慢性肺病等因素也可能干扰心脏电传导系统,需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干预。如低钾血症患者需补充氯化钾缓释片。
若出现持续心悸或晕厥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心内科,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限制酒精摄入,规律监测心率及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