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反复低烧怎么办?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反复低烧的常见处理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及对因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方案。若体温持续波动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一般治疗

反复低烧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饮水量,每日建议饮用1500-2000ml温开水或淡盐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散热。饮食需清淡易消化,可食用小米粥、鸡蛋羹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身体负担。

2、物理降温

体温在37.3-38℃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后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区域,每次擦拭10分钟左右。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太阳穴辅助降温,但需注意皮肤过敏者慎用,避免直接接触眼睛及黏膜部位。

3、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可选用奥司他韦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

4、对因治疗

结核感染引起的长期低热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发热,需应用甲氨蝶呤片、醋酸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相关发热需根据病理类型进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建议每日监测体温4次并做好记录,观察是否伴随咳嗽、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若低热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皮疹、关节肿痛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治疗期间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需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