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鼓膜穿刺手术一般由专业医生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主要步骤包括麻醉、定位、穿刺、抽吸和术后处理。该手术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以降低感染风险并确保治疗效果。
1、局部麻醉
医生会使用浸有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的棉片贴敷于外耳道壁,约10-15分钟起效后,可减轻操作时的疼痛感。对于儿童或配合度较差的患者,可能需采用全身麻醉。
2、耳镜定位
借助额镜或耳内镜充分暴露鼓膜,仔细辨认鼓膜标志,选择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作为穿刺点。该区域血管分布较少,可减少出血风险,且避开听骨链等重要结构。
3、穿刺操作
使用专用鼓膜穿刺针或腰椎穿刺针,以45度角快速刺入选定部位约2-3mm深度。操作时需固定患者头部,穿刺瞬间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眩晕或耳内异响,属正常生理反应。
4、积液抽吸
穿刺成功后连接注射器缓慢抽取中耳积液,必要时可注入地塞米松等药物。若积液粘稠可进行鼓膜切开置管,持续引流时间通常为6-12个月。
5、术后处理
外耳道口放置消毒棉球吸收渗液,24小时内避免耳部进水。术后需口服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鼓膜愈合情况,多数患者穿刺孔可在1-2周内自行闭合。
该手术属于耳鼻喉科门诊常规操作,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若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听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返院复查。需注意该治疗需配合病因治疗,如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的控制,才能达到持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