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建立血液透析所需的血管通路。其操作过程主要包括术前评估、麻醉、血管吻合等步骤,需由专业医生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1、术前评估
医生会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选择适合的动静脉位置,通常首选非优势手臂的桡动脉和头静脉。同时需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及全身状况,排除手术禁忌。
2、局部麻醉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预定切口部位注射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确保患者术中无痛感。麻醉范围需覆盖整个手术区域,包括血管游离路径。
3、切口与血管暴露
在选定位置作3-5cm纵向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用血管钳仔细游离动脉和静脉,剥离血管外膜约2cm,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束,用血管夹暂时阻断血流。
4、血管吻合
将动脉和静脉修剪成斜面或鱼嘴状,用7-0或8-0不可吸收缝线进行端侧吻合。采用连续缝合技术,先固定两定点,再依次缝合前后壁,确保内膜对齐、无扭曲。
5、缝合与检查
松开血管夹后观察吻合口有无渗血,触摸震颤感并用听诊器确认血管杂音。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加压包扎防止血肿形成,术后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术后需保持术肢清洁干燥,避免受压或测量血压。每日检查内瘘震颤情况,2-4周待血管成熟后方可使用。若发现红肿、疼痛或震颤消失,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握力训练促进内瘘发育,并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