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脂血症是什么病?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低脂血症是指血液中脂类物质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可能与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吸收不良综合征、肝病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长期血脂过低可能影响细胞功能及激素合成,需及时明确病因。

1、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或热量摄入不足会导致肝脏合成脂蛋白能力下降,常见于过度节食、长期素食或消化道疾病患者。这类人群可能出现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等症状,需通过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会加速脂肪分解代谢,导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下降。患者常伴有心悸、多汗、体重骤降等典型症状,需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控制甲亢状态。

3、吸收不良综合征

克罗恩病、慢性胰腺炎等疾病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时,脂类物质无法正常被摄取。这类患者多伴随脂肪泻、腹胀等症状,需要补充胰酶制剂并治疗原发疾病。

4、肝病

重症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会影响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减少。此类患者需进行保肝治疗,同时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

5、遗传因素

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载脂蛋白合成异常,此类疾病通常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

日常应注意保持适度脂肪摄入,避免过度控制饮食。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或消化科,通过血脂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胃肠镜等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