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症是指人体核心体温低于35℃的医学状况,多由寒冷环境暴露或基础疾病引发。该病症可能危及生命,需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预防严重并发症。
低温症根据体温下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手脚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中度体温降至28-32℃时寒战停止,伴随意识模糊、心律不齐;重度低于28℃会出现昏迷、瞳孔散大,甚至心搏骤停。常见诱因包括长时间低温环境暴露、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酒精或镇静剂使用导致的体温调节异常。老年人、婴幼儿和营养不良者因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发生。
预防低温症需注意环境温度适应,寒冷天气外出应穿戴保暖衣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体温,酗酒者应限制酒精摄入。若发现疑似低温症患者,需立即转移至温暖环境,更换干燥衣物,避免剧烈摩擦肢体,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进行复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