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毛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自行拔出、物理矫正、药物治疗、电解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倒睫程度及病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频繁发生或症状严重者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自行拔出
若倒睫数量较少且偶尔发生,可消毒镊子后自行将睫毛拔出。但此方法无法根治,睫毛再生后可能再次出现倒睫,反复操作可能损伤毛囊引发感染。
2、物理矫正
对于婴幼儿轻度倒睫,可用医用胶带牵拉下眼睑改善睫毛方向。成人可短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保护角膜,但需注意每日清洁镜片并控制配戴时长。
3、药物治疗
倒睫摩擦角膜引发角膜炎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预防感染,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眼部干涩。睑缘炎导致的倒睫需联用红霉素眼膏控制炎症。
4、电解治疗
通过电解针破坏倒睫毛囊,适用于散在分布的少量倒睫。操作时需精准定位毛囊根部,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部分患者治疗后仍有睫毛再生。
5、手术治疗
倒睫数量多或合并睑内翻者,需行睑内翻矫正术。常见术式包括睑板楔形切除术、缝线固定法等,术后需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预防感染,7-10天拆线。
出现倒睫后切勿随意揉眼,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婴幼儿倒睫随面部发育可能自行改善,若角膜上皮损伤需定期复查。所有侵入性操作均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术后避免眼部沾水,出现眼红、畏光等症状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