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疾病需要做的检查通常包括腹部超声、血液检查、CT检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以及内镜超声等,具体需根据病情选择。以下为常见的检查方式:
1、腹部超声
作为胆囊疾病的首选筛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胆囊大小、壁厚、结石或息肉等病变。其无创、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尤其对胆结石的检出率高达95%以上。
2、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评估感染程度,肝功能检查可反映胆红素代谢异常。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常提示胆道梗阻。
3、CT检查
对复杂病例如胆囊穿孔、脓肿形成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胆囊壁增厚程度及周围组织浸润情况,有助于鉴别胆囊癌等占位性病变。
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利用水成像技术无创显示胆管树结构,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尤其适用于碘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5、内镜超声
将超声探头经十二指肠降部贴近胆囊扫描,可检测毫米级微小病变。对早期胆囊癌、泥沙样结石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
建议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或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后,逐步安排针对性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