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磁共振功能成像有哪些方式?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方式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以及动脉自旋标记等。这些方法通过不同原理反映组织生理或代谢状态,在临床诊断和科研中具有重要价值。

1、弥散加权成像

该技术通过检测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差异形成图像,对早期脑梗死具有高度敏感性。急性脑梗死时,细胞毒性水肿导致水分子扩散受限,在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可在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现病灶,为溶栓治疗提供时间窗依据。

2、弥散张量成像

利用水分子在神经纤维束中的各向异性扩散特性,可三维重建白质纤维走行。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肿瘤术前评估,通过显示肿瘤与神经纤维的空间关系指导手术路径,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中也用于评估神经传导束完整性。

3、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基于神经元活动引发的局部血氧浓度变化,可无创检测脑功能区激活状态。通过设计特定认知任务,能精准定位运动、语言、记忆等高级皮层功能区,为神经外科手术规划提供重要参考,避免术中损伤重要脑区。

4、磁共振波谱成像

通过检测组织内胆碱、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等代谢物浓度变化,反映细胞能量代谢状态。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高级别胶质瘤常表现为胆碱峰显著升高,NAA峰降低;肝性脑病可出现谷氨酰胺/谷氨酸复合峰异常。

5、动脉自旋标记

利用动脉血中的水分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定量测量脑血流量。在脑血管储备功能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对比剂过敏患者。

具体检查方法的选择需根据临床需求决定,通常需要结合常规磁共振序列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应由影像科医师结合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部分特殊序列对设备硬件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建议在具有相关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