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性耳聋能否恢复听力,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判断。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后听力可恢复,但若存在不可逆的结构损伤,则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1、耳道堵塞
外耳道被耵聍、异物等堵塞引起的传导性耳聋,通常在清除堵塞物后听力即可恢复正常。例如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或专业器械取出耵聍后,声音传导通路恢复通畅,患者听力可立即改善。
2、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在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治疗后,随着炎症消退,多数患者听力可逐渐恢复。但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造成鼓室粘连,此时听力恢复程度会受限。
3、鼓膜穿孔
外伤或感染引起的鼓膜小穿孔,在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的情况下,多数可在1-3个月内自愈,听力随之恢复。但超过鼓膜面积50%的大穿孔或长期未愈的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才能改善听力。
出现听力下降建议尽早就医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测,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对于先天性听骨链畸形、耳硬化症等疾病,需通过听骨链重建手术改善听力,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治疗期间应避免耳道进水,防止继发感染影响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