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激素水平及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具体检测项目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通过血液成分分析,医生能够辅助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或评估健康状况。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抽血检查中最基础的项目,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红细胞相关指标可反映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助于判断感染、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数值异常可能提示出血倾向或血栓风险。
2、肝肾功能
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可评估肝脏代谢、解毒及合成功能。肾功能检测主要观察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反映肾脏滤过功能及排泄能力,对于急慢性肾病、痛风等疾病具有诊断价值。
3、血糖血脂
空腹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筛查的重要依据,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血脂检查涵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可发现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
抽血前需遵医嘱做好空腹8-12小时等准备,女性检查激素水平需注意月经周期影响。检测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若发现指标异常,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或过度解读数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