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小便发黄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肝胆疾病、尿路感染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及时就诊排查。
1、生理性原因
饮水不足或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减少,尿液浓缩后尿胆素浓度升高,进而使小便颜色加深至黄色。此类情况通常无其他不适感,及时补充水分后尿液颜色可恢复正常。
2、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是常见诱因,如肝炎、胆道梗阻等疾病会导致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升高,经肾脏滤过进入尿液后呈现深黄色或浓茶色。患者可能伴随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水飞蓟宾胶囊、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改善胆汁代谢。
3、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发的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和脓细胞增多,使尿液浑浊且颜色偏黄。此类患者常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三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若尿液发黄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腹痛、血尿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腹部B超等检查。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避免过量摄入胡萝卜、维生素B2等可能影响尿液颜色的食物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