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通常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消旋山莨菪碱片、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1、腹泻
肠胃型感冒常因病毒感染引发肠道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患者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可能伴随腹胀感。此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帮助吸附毒素并保护肠黏膜。
2、腹痛
肠道痉挛或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腹部绞痛或隐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药物缓解平滑肌痉挛。
3、恶心呕吐
病毒侵袭胃肠道后可能引发自主神经反射,导致胃部不适、反酸等症状。对于持续性呕吐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同时需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
4、发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C-38.5°C之间。若体温超过38.5°C或伴有明显不适,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进行对症处理。
5、全身不适
病毒感染可能引起乏力、肌肉酸痛、头晕等全身症状,此时需注意休息并保证水分摄入。适当饮用口服补液盐散可补充因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出现上述症状时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米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无法进食、尿量明显减少或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联合用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