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尼亚病毒可能引发发热、出血热、血小板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危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病毒主要通过蜱虫、蚊虫等媒介传播,感染后需及时就医处理。
1、发热
布尼亚病毒感染后常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8℃以上,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发热症状可能持续1-2周,需通过物理降温和药物干预缓解。
2、出血热
某些布尼亚病毒如汉坦病毒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等出血倾向,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或颅内出血,需紧急止血治疗。
3、血小板减少
病毒感染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外周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至50×10⁹/L以下,增加自发性出血风险,需通过输注血小板悬液等方式维持凝血功能。
4、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肝肾协同损伤,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转氨酶异常及尿量减少,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病死率可达10%-15%。
5、神经系统损伤
部分病毒亚型如加利福尼亚脑炎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引发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或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确诊。
日常应做好防虫措施,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并使用驱虫剂。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至感染科就诊,通过血清学检测明确诊断后,在隔离病房接受抗病毒及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