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温病是一种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属于早期皮肤癌的范畴。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常伴有鳞屑或结痂,好发于中老年人暴露部位如头颈、四肢等处。
鲍温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化学致癌物接触以及遗传因素有关。紫外线可通过损伤皮肤细胞DNA诱发癌变,HPV某些高危型别如16、18型与生殖器部位鲍温病密切相关。长期接触砷剂、焦油等化学物质也可能破坏皮肤细胞结构,增加癌变风险。此外,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
临床上鲍温病皮损初期为淡红色斑片,逐渐扩大形成边界清晰的浸润性斑块,直径多在2-5厘米之间。约3-5%的病例可能进展为侵袭性鳞癌,表现为皮损增厚、破溃或出血。诊断需结合皮肤镜检查显示特征性蓝灰色小点、不规则血管,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全层表皮细胞异型性增生等典型表现。
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Mohs显微描记手术能有效清除病灶并保留正常组织。对于特殊部位或不宜手术者,可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通过选择性破坏异常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也具有一定疗效。放射治疗多用于复发病例或手术禁忌患者。
该病确诊后建议尽早就医治疗,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情况。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防晒,避免接触煤焦油等化学致癌物,HPV感染者应积极治疗。出现皮肤异常斑块持续不愈时,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专业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