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调整饮食、补液治疗、益生菌调节、保护肠黏膜以及抗感染治疗等。家长应及时观察宝宝症状,必要时就医检查。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暂时减少高糖、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水果、粗粮等。可给予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喂养。
2、补液治疗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调配,每腹泻一次补充50-100ml液体。若出现哭时无泪、尿量减少等中度脱水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补液,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合电解质调节。
3、益生菌调节
适用于病毒性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选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需注意益生菌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冲泡水温不超过40℃以免影响活性。
4、保护肠黏膜
蒙脱石散可吸附病原体并修复肠道屏障,1岁以下婴儿每次1/3包,每日3次。该药物需空腹服用,与其它药物间隔1小时以上,避免影响吸收。
5、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腹泻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等。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无需抗生素,切忌自行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
若宝宝出现血便、持续呕吐、高热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每日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尿量,注意臀部皮肤护理以防尿布疹。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更换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