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一般指偏瘫,主要表现为身体一侧的肢体运动功能丧失或受限,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患者。其发生与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密切相关,需及时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
1、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半身不遂的主要原因。当脑血管发生阻塞或破裂时,脑组织因缺血或受压而损伤,控制对侧肢体运动的神经通路中断,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无力、麻木甚至完全瘫痪,常伴随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
2、脑外伤
头部遭受外力撞击或开放性损伤可能直接破坏脑组织。若损伤累及大脑皮层运动区或传导束,可引发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偏瘫。例如,车祸或高空坠落造成的脑挫裂伤常伴随此类后遗症。
3、脑肿瘤
脑部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压迫或浸润运动功能区及神经传导通路。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患者可能逐渐出现单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肌力下降,甚至完全失去自主运动能力。部分肿瘤还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导致头痛、呕吐等伴随症状。
半身不遂的恢复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若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完善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并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日常需注意预防跌倒,遵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