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QT间期有哪些特点?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QT间期是心电图中反映心室除极和复极过程的重要指标,其特点主要包括时限范围、生理性变异、病理性延长、QT间期缩短以及诊断标准等。以下特点有助于评估心脏电活动的异常情况。

1、时限范围

正常QT间期在心率60-100次/分时通常为0.36-0.44秒,但需根据心率校正(QTc)。校正公式如Bazett公式可消除心率影响,正常QTc男性≤0.44秒,女性≤0.46秒。

2、生理性变异

女性QT间期较男性长约20毫秒,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儿童QT间期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新生儿可达0.49秒,青春期接近成人水平。运动员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能出现轻度延长。

3、病理性延长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血钾<3.5mmol/L)可使复极延迟,低镁和低钙也有类似作用。药物如奎尼丁、索他洛尔及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阻滞钾通道。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导致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异常,可能引发尖端扭转型室速。

4、QT间期缩短

可见于高钙血症(血钙>2.6mmol/L)加速复极,或洋地黄类药物过量。遗传性短QT综合征(SQTS)患者QTc常<0.34秒,易发室颤。

5、诊断标准

除测量QTc外,需结合T波形态改变(如T波双峰、T波电交替),注意排除导联放置误差。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捕捉间歇性QT异常。

若心电图显示QT间期异常,建议立即检测电解质、药物血药浓度及心肌标志物。有晕厥史或家族性猝死史者需进行基因检测。临床用药前应评估患者QT间期基础值,避免联用多类QT延长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