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二聚体测定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D-二聚体测定偏高可能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感染或炎症、恶性肿瘤、妊娠期以及其他原因有关。当检测结果异常时,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不可仅凭单一指标判断病情。

1、静脉血栓栓塞症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当发生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时,血栓形成会激活纤溶系统,导致其水平升高。这类患者常伴随下肢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通过血管超声或CT肺动脉造影确诊。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等抗凝药物。

2、感染或炎症

细菌感染、肺炎、脓毒症等疾病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促使凝血功能亢进。此时除D-二聚体升高外,还可能伴有发热、C反应蛋白增高等表现。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同时控制炎症反应。

3、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约20%-5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D-二聚体升高,特别是肺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此类患者往往伴有体重下降、持续性疼痛等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包括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4、妊娠期

妊娠中晚期女性因生理性高凝状态,D-二聚体可升高至正常值的3-4倍,产后1-3个月逐渐恢复。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但若数值异常升高或伴随下肢水肿,需排查妊娠期血栓风险。

5、其他原因

重大手术后组织损伤、严重肝病影响代谢功能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肝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术后患者需加强血栓预防措施。

出现D-二聚体升高建议及时就诊血液科或相关专科,完善凝血功能、影像学等检查。需特别注意该指标特异性较低,应避免自行服用抗凝药物,需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验结果综合判断病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