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瘀斑及颈项强直等,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脑实质损伤。儿童和青少年属于高发人群,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脑膜炎奈瑟菌侵入人体后,首先在鼻咽部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最终突破血脑屏障引发脑膜炎症。典型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如颈部僵硬、角弓反张等。部分患者发病24小时内会出现特征性的皮肤瘀点或瘀斑,病情进展迅速者可能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婴幼儿可表现为前囟膨隆、拒食、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及时规范的抗菌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但仍有5%-10%的重症病例遗留听力损伤、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预防流脑需加强个人防护,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目前我国将A群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程序,适龄儿童应按规定接种。出现发热伴皮疹、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感染科或急诊科就诊。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用利福平等药物,接触后10天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