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
1、日常护理
湿疹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或热水烫洗。日常可选用温和的保湿霜涂抹患处,减少皮肤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接触化纤、羊毛等刺激性材质,有助于缓解瘙痒和炎症。
2、外用药物
急性期渗出明显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皮肤增厚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或反复发作部位。
3、口服药物
瘙痒剧烈时可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对于泛发性湿疹或严重病例,医生可能短期给予泼尼松片等口服激素,需严格遵循疗程。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适用于顽固性患者。
4、物理治疗
紫外线疗法(窄谱UVB)对慢性湿疹有较好疗效,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症状。每周2-3次照射,需在专业机构进行,注意保护正常皮肤。
5、中医治疗
急性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可用马齿苋、黄柏煎汤冷敷;慢性期常用当归、苦参等养血润燥中药外洗。中成药如消风止痒颗粒、润燥止痒胶囊需辨证使用。
湿疹具有反复发作特点,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滥用激素药膏。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日常注意记录可能诱发加重的因素,如特定食物、尘螨等,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