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四项检查通常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这些指标主要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辅助诊断心脏相关疾病。
1、肌酸激酶(CK)
CK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及脑组织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浓度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常会引起CK水平异常,但剧烈运动或肌肉损伤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MB是CK的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更具针对性。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4-6小时开始升高,18-24小时达到峰值,是临床判断心肌坏死的重要依据之一。
3、乳酸脱氢酶(LDH)
LDH广泛存在于心、肝、肾等组织中。心肌损伤时,LDH通常在发病后8-12小时升高,2-3天达高峰并持续约10天。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分析,但可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恢复情况。
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ST存在于心肌、肝脏等器官中。急性心肌梗死后6-12小时AST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峰值。其升高也可见于肝炎等肝脏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若心肌酶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心电图及其他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心脏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