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阴道栓剂治疗、合并感染时的联合治疗以及预防复发措施。具体需根据感染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外用抗真菌药
适用于皮肤或黏膜表浅感染,可直接抑制真菌生长。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等,涂抹前需清洁患处,保持皮肤干燥。对于婴幼儿尿布区感染,需加强臀部护理。
2、口服抗真菌药
适用于广泛皮肤感染或顽固性病例。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疗程通常为1-2周。肝功能异常者需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酶指标。
3、阴道栓剂治疗
针对女性阴道念珠菌病,常用克霉唑阴道栓、硝酸咪康唑栓等。给药前需清洁外阴,建议睡前使用以保证药物充分接触病灶。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
4、合并感染联合治疗
当存在细菌混合感染时,需联用甲硝唑片、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等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HIV感染者需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5、预防复发措施
包括每日更换棉质内衣、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等。复发性感染可采用间歇性维持疗法,每月口服氟康唑胶囊1次,持续6个月。
感染期间应避免搔抓患处,保持感染部位通风干燥。若出现发热、红肿扩散或治疗效果不佳时,需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妊娠期患者选择药物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哺乳期用药应注意药物乳汁分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