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脑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萎缩可能是由衰老、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该疾病通常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功能减退,需及时明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脑细胞逐渐退化是脑萎缩的常见原因。老年人脑组织中的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突触连接减弱,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这种生理性萎缩通常进展缓慢,可通过认知训练、适度运动等方式延缓发展。

2、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会引起病理性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常伴随进行性认知障碍。临床常用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症状,需配合认知康复训练。

3、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引发萎缩。患者可能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急性期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调脂,恢复期需结合针灸、高压氧等康复手段改善脑循环。

4、脑外伤

严重颅脑损伤后可能出现创伤性脑萎缩,损伤部位脑组织坏死吸收形成软化灶。这类患者常有癫痫、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配合神经修复治疗。

5、遗传因素

亨廷顿舞蹈症、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基因缺陷疾病可导致特定脑区萎缩。这类疾病多存在家族聚集性,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目前主要通过对症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如使用丁苯那嗪控制舞蹈样动作。

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运动障碍等疑似脑萎缩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头颅MRI、认知功能评估等检查。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自行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需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